由于产妇在分娩时流失了大量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各种维生素、多种矿物质及水分,因此产后初期会感到
一、产褥期营养的重要性
由于产妇在分娩时流失了大量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各种维生素、多种矿物质及水分,因此产后初期会感到疲乏无力,脸色苍白,易出虚汗,且胃肠功能也趋于紊乱,常出现食欲不振,饭不思食、食而无味等现象。如果产后调理不好,很可能导致以下问题:
(1) 体型变胖。
(2)骨质疏松。
(3)免疫力减退。
(4) 身体器官衰弱。
(5)妇科疾病。
另外,乳汁分泌也会消耗能量及营养素,此时倘若营养调配不好,不仅产妇身体难以康复,容易得病,而且还会影响婴儿的哺乳及生长发育。所以产妇一定要及时而全面地进行调理。
因此, 产妇通常会面临两大任务,一是自身的身体恢复;二是哺育婴儿。这段时期,母体营养流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,所以产姆期的营养补充和营养素均衡搭配尤其重要。
二、产后饮食注意事项及饮食标准
1. 产后饮食注意事项
(1)应避免的食物。
①术后.周内禁食蛋类及牛奶,以避免胀气。
②避免油腻食物。
③避免深色的食物,以免疤痕颜色加深。
④避免咖啡、茶、辣椒、酒等刺激性食物。
⑤避免发酵的食物,以免胀气。
⑥避免生冷类食物(大白菜、白萝卜、西瓜、水梨....禁食40天。⑦忌食辛辣、燥,以免上火影响乳汁,导致大便干燥,口舌生疮。⑧忌生冷坚硬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,影响消化,导致牙齿松动疼痛。⑨忌食油炸食品,这类食品通常难以消化且营养成分不足。
①忌味精,味精会影响婴儿发育,会导致婴儿铁锌吸收有障碍,造成婴儿出现味觉差、厌食、智力减退、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性晚熟等不良反应。
①忌茶,因为茶中含咖啡因,通过母乳进人婴儿体内,易引发婴儿肠痉挛、精神兴奋。
(2)应摄取的食物。
①周后可开始摄取鱼、鲜奶、鸡精、肉类等高蛋白质食物,以帮助组织修复。
②多补充纤维素,多吃水果、蔬菜,以促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③因为失血较多,产妇宜多吃含铁质食物以补血。
(3)视情况灵活食用的食物。
①红糖。有活血化淤之功能,产后10日内食用红糖有益健康,过多过长时间饮用红糖,会引起汗液增多、口渴咽干、阴道出血增多等症状。
②白糖。纯度高,杂质少,有润肺生津之功效,夏季分娩中后期可食用。发热、出汗多、手足心潮热、阴道流血淋漓不断、咽千口渴、千咳无疾的产妇可用白糖。
2.产后饮食总原则
产妇产后饮食调养需要分八大类三个阶段进行,总的原则归纳起来就是:一清,二温,三补。
(1)第一阶段:一清。
扶正、化淤。清除体内废血、废水、废物。食物以清淡为主。
(2)第二阶段:二温。
温和调养。顺乳、催乳、调肝健脾。营养的补充需要循序渐进,要温和地进食,缓慢地进补。
(3)第三阶段:三补。
补肾固本,滋补营养。
3. 产后合理膳食的基本要求
产后食物的供给应含有产妇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,同时摄取的食物应保证营养素的平衡。通过合理烹调,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,并提高消化吸收率。食物本身必须清洁无毒害,不受污染。护理师应为产妇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,定时定量,每餐比例要合适。
(1)饮食安排要求。
①产后5 ~7天内饮食要以粥、软饭、烂面、蛋汤为主,不要过于油腻。
②产后7天以后,产妇消化正常。舌苔不厚重的产妇可以补进鱼、蛋、肉类,但不要过饱。
③产后1个月内,要少食多餐,易消化。
(2)烹调要求。
①调味品适量,食盐应适当限制,忌过咸、过硬、生冷、辛辣、酒等刺激性强的食品。
②食物清淡少油,以汤类为主。
③多用蒸、炖、焖、煮、熬的方法处理食物,不吃煎炸食品。
④多吃粗粮、杂根。
1⑤竹笋、 菠菜、苋菜烹调时必须用水焯过。
4.产妇的基本饮食标准
以下是在通常的情况下,产妇一天的饮食安排典型示例:(1)饮食时间及食物搭配。
(2)典型食谱。
①食谱一。